中医诊断重点学科基本简介

  一、中医诊断重点学科基本情况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科于1982年建立。

  1981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我校中医诊断学科为硕士学位授权点。

  1983年:卫生部批准我学科为全国中医诊断学师资培训基地。

  1984年:本学科建立起中医诊断教学实验室,开展中医诊断实验教学。

  1986年:①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本学科成为我国第一个中医诊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②湖南省教委批准我学科为湖南省级重点学科。

  1987年:成为中国中医基本理论研究会首届中医诊断学科组负责人单位。

  1990年:在国内率先成立了中医诊断研究所。

  1993年:成为首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级重点学科建设单位。

  1995年:成为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1997年:成为全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医诊断学教学研究会主任委员单位。

  1998年: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学科点实验室为博士后科研基地

  1999年:《〈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的制定与推广》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2年:①成为教育部"十五"国家重点学科。②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建设单位。③被确定为国家"十五"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主编单位。

  2003年:①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二批重点学科建设单位。②成为湖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③本学科实验室被确定为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2004年:再次成为全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医诊断学教学研究会主任委员单位。

  2005年:①增补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②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2006年:①再次当选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分会主任委员单位。②成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③确定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主编单位。④确定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实验方法学》主编单位。⑤成为湖南省省级精品课程。⑥通过验收评审,进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学科建设。

  2007年:①确定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材《中医诊断学》主编单位。②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③成为湖南省优秀教学团队。

  2008年:①成为国家级教学团队。②确定为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③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④成为国际人体生物特征识别学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2009年:①成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示范中心。

  2010年:①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优势学科继续教育基地"。②成为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③本学科被纳入教育部、财政部"特色重点学科"建设项目。④当选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2011年:①本学科中医诊断学实验室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实验室。②当选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单位。㈢确定为"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药膳学》主编单位。

  2012年:①以本学科为牵头和依托单位,成立"数字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黄惠勇教授担任中心主任。②被批准为省教育厅中医诊断学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

  2013年:获批成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诊断专业委员会

  现任学科带头人周小青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等教育研究会中医诊断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优秀归国人员,享受国务院***专家,首届全国"百名***中医"。曾任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研究所秘书、副所长、所长,基础课部副主任、主任、党总支书记,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人事处处长、湖南中医学院副院长。现任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党委委员。

  1987.11~1988.12,2003.12~2004.2先后两次作为教育部资助的访问学者和高级访问学者赴英国从事心血管方面的研究。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教学、科研、临床30余年,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厅级科技进步奖10项。公开发表论文140余篇,主编著作4部,参编著作8部。1990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课题— —"常见舌苔细胞化学变化规律的定性定量研究",运用显微分光,对舌上皮细胞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结合中医辨证,建立判别方程式,填补了国内外空白,1993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承担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 —"针刺对冠心病冠状动脉影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应用冠状运脉造影的方法观察了针刺内关等穴对冠心病冠状动脉的影响,表明针刺内关穴等可扩张冠心病狭窄的冠状动脉,为揭示针刺作用做出了贡献,该成果1997年被评为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年承担了湖南省教委重点课题— —"中医计量诊断研究",从诊断信息摄取到诊断信息的处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论文《计量分析针刺内关等穴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作用》发表后,在国际上引起较为强烈反响,被美国《医学文摘》收录,《中西医结合》又先后以日文、英文、朝鲜文转载。该研究成果为创立中医计量诊断学奠定了基础,1998年被评为湖南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合作承担的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中医诊断规范化、客观化研究(二)— — 中医心病气血辩证客观化研究",1998年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92年由教育部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历经10年的"血管性痴呆瘀阻脑络证机理及活血通络法为主干预作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2003年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批准,获国家中药三类新药证书,2004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由教育部资助的青年骨干教师课题"活血化瘀类方对实验性心血瘀证不同病理状态作用的研究",2006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合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舌苔原理及其计量诊断的综合系列研究", 2005年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0年"基于信息化的中医诊断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获湖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1年"中医诊断亚型证的量化及规范化研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2年"中医计量诊断理论与研究方法"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在心脑血管病领域开展了临床症状、细胞化学、微量元素、针刺效应、同病异证等一系列计量诊断研究,揭示证候在中医辨证中的作用规律,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逐步实现辨证的计量诊断,201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Wnt/β -catenin 通路探讨脑缺血后神经再生及丹龙醒脑方的促进机理研究"编号: 81373702, ,2014-2017, 75万元。

  二、中医诊断学科研究方向

  在30年中医诊断学的科学研究中,本学科已逐步建立起病证规范化、诊断计量化、四诊客观化、辨证微观化、教学现代化和专科病证规律研究等稳定的研究方向,并根据不同阶段性,凝炼出相应的研究项目开展系列研究,取得了系列的研究成果,在国内产生一定的影响,促进了中医诊断学的现代化进程。目前,本学科开展的主要研究方向及具体内容是:

  研究方向一:病证规范化研究— — 基于计算思维的中医诊断方法学研究

  研究方向二:诊断计量化研究— — 中医证候诊断量化及数学模型研究

  研究方向三:四诊客观化研究— — 中医诊法客观指标及自动分析研究

  研究方向四:辨证微观化研究— — 心脑疾病证候本质及防治机理研究

  研究方向五:教学现代化研究— — 中医诊断学现代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研究方向六:专科病证规律研究— — 专科疾病辨证规律的临床研究

  三、中医诊断学科学术队伍

  1.学科人员

  本学科以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课程为依托,以前沿性创新课题为导向,以体制与机制创新为保障,以学科队伍的学术水平普遍提高为目标开展学科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三十年的建设,本学科已建立起一支由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成的中医诊断学领域内一流的学术团队。

  本学科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7人,其中:专职15人,兼职1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专家6人,全国百名***中医3人,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全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人,新世纪百***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之星1人,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5人,湖南省优秀留学归国人员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人,湖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 博士导师10人,硕士导师13人。年龄上以中青年为主(82%); 学历上以博士、硕士为主(85%); 职称上以高级职称为主(89%); 专业上以中医专业为主(85%),并结合其他相关专业开展学科建设。

本学科点人员结构的基本情况

项目 结    构    层    次(人数,%)
1 2 3 4 5
年龄 >60岁
2(7.4)
56-60岁
2(7.4)
46-55岁
9(33.3)
36-45岁
12(44.4)
<35岁
2(7.4)
学历 博士
20(74.1)
硕士
2(7.4)
本科
4(14.8)
专科
1(3.7)
 
职称 正高
18(66.7)
副高
5(18.5)
中级
3(11.1)
初级
1(3.7)
 
专业 中医
21(77.8.)
中西结合
2(7.4)
西医西药
1(3.7)
生物化学等
1(3.7)
计算机
2(7.4)


  四、社会职务

  本团队教师中,现承担着全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医诊断学教学研究会主任委员1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 国际人体生物特征识别学会副主任委员1人; 另担任全国学术性团体的常委、委员5人。

  五、荣誉称号

  享受国务院***专家3人,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老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湖南省优秀归国人员1人,湖南省级教学名师1人,湖南省实践教学优秀教师1人,湖南省青年教师教学能手1人。

  六、科研成果

  30年来,本学科在科学研究方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先后承担国家、部省、厅局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20余项; 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6项,其中成果转让6项;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4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不含教材)30余部,其中在"证素辨证学"、"微观辨证学"、"计量诊断学"、"血瘀证候本质"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突出的成果,在中医学领域产生较大的影响。

  七、教学改革

  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改革,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开展中医诊断教学层次和教材建设的研究; 研制教学课件,开展中医诊断学直观教学和实训教学; 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研制或引进适应中医诊断教学的仪器设备、应用软件,将现代实验教学手段逐步引入到中医诊断的教学之中,更新丰富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

  精品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

  本学科点根据中医诊断学科的特点,积极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和教学团队的建设,在2006年被评为湖南省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8年在湖南省级教学团队的基础上,并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并多次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研室。

  八、人才培养及教材建设

  本学科的研究生教学实行学位课程、选修课程学习与研、医、教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以文献研究为先导,临床诊断为基础,实验研究为手段的三段教学方法,自主地持续培养本学科***人才,使研究生精于专业,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知识结构,提高了实验技能,增强了科研能力。30年来本学科共招收博士研究生90余名,硕士研究生130余名,已毕业并获博士学位的研究生75名,获硕士学位98名。其中,研究生在读期间评为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5篇,主持或参加科研课题55项,获得省厅级等各项成果奖1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取得软件著作权保护2项,发表学术论文187篇,其中国家级105篇,省级82篇,主编或参编著作、教材24部。

  30年来,本学科点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材和专著的编写,其中主编、副主编、参编各级各类《中医诊断学》教材40余部,编写相关学术专著30余本。不仅在国内发行使用,部分著作已被境外中医学同行采用,甚至成为职业医师考试的权威参考材料,在海内外产生较大的影响。